查看原文
其他

报告精读 | 中东欧文化蓝皮书:中东欧国家文化发展报告(2020)

皮书 皮书说 2022-04-27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近日,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国际商务英语学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办的《中东欧国家文化发展报告(2020)》发布会暨“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交流”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在广外顺利举行。

蓝皮书指出中东欧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参与方之一,是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枢纽。近年来,通过构建“中国—中东欧‘17+1’合作”平台,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实现了实质性飞跃。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社会和民众基础,能够有力增进共建国家民众的友好感情,从而反过来推动共建国家的经济合作。目前,有关中东欧国家文化领域的研究尚未受到国内学界的足够重视。中东欧国家在政治、经济等硬实力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其文化软实力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深入了解这些国家的中长期文化战略与政策、文化特征和对外文化交流策略,对完善中国—中东欧“17+1”人文交流机制、加强我国在中东欧国家的影响力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17+1”合作机制下的17个对象国处于一个非同质化的地区,各国不仅国土面积和人口规模悬殊,在语言、民族宗教信仰、社会发展、文化历史、经济建设、政治体制等方面也存在不可忽略的差异。中东欧国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差异性在V4国家和巴尔干国家间表现得尤为明显,故本书首先选取V4集团中最具代表性的波兰和捷克,以及巴尔干地区的两个典型国家——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为主要研究对象国。同时,随着希腊的加入,“16+1”发展成为“17+1”,本书也紧跟新态势,将希腊作为研究的重点。本书聚焦具有代表性的上述五国,对各国2019年文化领域的突出表现、文化策略的新举措、与中国文化交流的大事件等进行了系统梳理。

该书是国内第一本公开出版发行的中东欧国家文化发展报告,全书共分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和附录四部分。分报告中包括了波兰、塞尔维亚、捷克、克罗地亚、希腊各国的年度发展报告。专题报告部分内容涉及波兰电影产业、塞尔维亚文化治理、捷克文化遗产保护、克罗地亚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希腊文化旅游业。在附录中节选翻译了《2004~2020年波兰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和《2018~2020年克罗地亚文化部发展战略》。


01

文化发展符合中东欧各国多元文化的国情,各国政治经济制度都深刻地影响着各自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蓝皮书指出,2019年,中东欧各国的文化发展均符合各自的国情。自然地理、资源禀赋、历史、人口、民族、宗教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深刻地影响着各自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例如波兰属于传统的罗马天主教国家,98%的人口都信仰罗马天主教,天主教会对人民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具有广泛的影响。波兰拥有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和曲折的历史。在16~17世纪的鼎盛时期,波兰领土曾从奥得河一直延伸到了第聂伯河流域,是当时的欧洲强国。然而自18世纪下半叶波兰开始衰落,三次被沙俄、普鲁士和奥匈帝国瓜分。波兰于1918年11月11日恢复独立,而后又历经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血雨腥风,1989年的波兰圆桌会议和第一次自由选举标志着“波兰第三共和国”的诞生。坎坷的历史加深了波兰人对于语言、民族的重视程度,也塑造出了珍视国家文化的民族性格。

捷克的主要宗教是罗马天主教,全国有39.2%的居民信奉罗马天主教,4.6%的居民信奉新教,还有少数居民信奉东正教、犹太教,是欧洲信仰宗教人口比例最低的国家之一。在1993年1月成为独立主权国家后,捷克成功实现转轨,2004年5月加入欧盟,2005年跻身全球高收入国家行列,2006年被世界银行列入发达国家行列。捷克是欧洲负债最少的国家之一,其经济竞争力在中东欧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其国内生产总值的稳步增长,为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有力的经济基础,捷克重视教育,人均受教育程度较高。

克罗地亚位于亚德里亚海东岸、巴尔干半岛的西北部,现领土范围曾是东西罗马帝国之间、奥匈帝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之间的边界地带,也是伊斯兰教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交汇地带,处在交界地带的克罗地亚在历史上长期被不同的强权势力瓜分统治,多元民族、宗教和文化在克罗地亚交汇。复杂的历史造就了克罗地亚复杂的民族构成,主体民族克罗地亚族占总人口的92.3%;在22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塞尔维亚族(4.4%),随后是波斯尼亚族(0.7%)、意大利族(0.4%)、阿尔巴尼亚族(0.4%)和匈牙利族(0.3%)。克罗地亚族信奉天主教,在克罗地亚的少数民族中,意大利族、匈牙利族、斯洛文尼亚族、捷克族等也信奉天主教,塞尔维亚族信奉东正教,波斯尼亚族和阿尔巴尼亚族信奉伊斯兰教。

而同属前南斯拉夫国家的塞尔维亚,除83.3%的主体民族——塞尔维亚族外,还有3.5%的马扎尔人、2.1%的罗姆人、2%的波斯尼亚穆斯林及9%的其他种族(数据不包含科索沃地区)。在宗教信仰方面,大部分公民信奉东正教,少部分信奉伊斯兰教和天主教。南斯拉夫分裂之后,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两国都面对多种族、多宗教并存的局面,民族文化、身份认同及保障各民族平等地享有公共文化财产的权利成为两国文化政策的重点议题。

位于巴尔干半岛最南端的希腊,98%以上为希腊人,其余为穆斯林及其他民族。历史上的古希腊信奉多神教,现代希腊的国教是东正教。希腊的历史源远流长,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其文明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前。从早期的爱琴海基克拉泽斯文明、克里特岛米诺斯文明、希腊大陆迈锡尼文明,到后来的几何时代、古风时代、古典时代,古希腊文明的发展在希腊化时代达到巅峰。希腊文明并没有止步于它的诞生地,而是随着希腊的海外移民和殖民,进一步扩展到整个地中海沿岸地区。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后,希腊开始逐渐衰落,但希腊文明并未走到尽头。征服希腊的罗马人为希腊文化所折服,继承并发展了希腊文化,使古希腊的政治、经济、哲学、科学、艺术和语言等成为欧洲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基石。作为欧洲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希腊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因此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的同时,大力发展旅游业是希腊文化发展的重点策略。


02

欧洲一体化进程极大促进中东欧国家之间的交流,中东欧国家区域内部文化合作日益密切

蓝皮书指出欧洲一体化进程极大促进了中东欧国家之间的融合与交流,2019年是波兰、匈牙利、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捷克和斯洛伐克等中东欧国家正式加入欧盟15周年,多个国家举行了系列大型文化庆典活动。例如,波兰举行了4月30日的“奏鸣欧洲”户外文艺大型表演活动、5月1日的“欧洲交响曲”音乐会暨家庭野餐活动、5月4日的“欧洲之外合唱团”音乐会暨“欧盟之父”户外展览等系列活动,匈牙利、立陶宛、捷克等国也都用各自的方式庆祝这一历史时刻。

在中东欧国家区域内,由于历史与文化方面千丝万缕的联系,各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合作有着悠久传统,如今愈加密切。

在文化遗产保护合作方面,立陶宛和波兰堪称地区典范。2019年,两国继续为保护共同的文化遗产展开对话。波兰和立陶宛在历史上曾组建联邦,在16~17世纪,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一度是欧洲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强国。两国是传统盟友,且在文化、语言和风俗等方面都相近。2019年,波兰与立陶宛在华沙举行了第十一次遗产保护专家团会议,就保护共同的重要文化遗产进行双边合作,以及就保护历史记忆、博物馆、图书馆和档案馆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协商。2019年,立陶宛文化部长明道加斯·克维埃特考斯卡斯在造访波兰克拉科夫期间,参加了为纪念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诗人切斯瓦夫·米沃什逝世十五周年举办的系列活动,包括以诗人姓名命名的“切斯瓦夫·米沃什台阶”正式开启庆典仪式、“切斯瓦夫·米沃什与21世纪”主题研讨会等。诗人米沃什于1911年生于立陶宛的维尔纽斯,波兰国籍,2004年在波兰克拉科夫去世,是立陶宛和波兰两国共同的文化骄傲。

在中东欧国家区域内,波罗的海三国之间的文化合作尤为紧密。波罗的海三国在苏联时期就属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加盟共和国,许多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在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中居领先地位。三国在文化与地缘政治方面源远流长的关联,在今天也继续发扬光大。2019年,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召开了波罗的海文化委员会年度会议,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三国继续就深化文化领域的合作展开讨论。波罗的海文化委员会年度会议由三国轮流主持,2018年在立陶宛举行,2020年将在爱沙尼亚召开。这一在文化领域进行国际合作的模式与波罗的海部长会议相似。三国于2018年共同创立了波罗的海文化基金,旨在促进波罗的海国家间的文化合作,并通过联合文化项目来促进三国文化成果的国际化。基金在2019年第一年发放时,共收到来自三个成员国内部的33个项目的申请,最终有9个项目获得了各40万欧元的基金赞助(其中30万欧元由波罗的海国家提供,10万欧元由北欧部长理事会提供)。

2019年5月,希腊文化和体育部组办的“文化协同合作”会议在希腊塞萨洛尼基召开,来自希腊、阿尔巴尼亚、北马其顿、黑山、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等国的文化部长、文化组织负责人出席了会议。此次会议的目的是制定一项系统的东南欧国家协同合作政策。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与会各国文化部长共同签署了一份联合声明,决定设立理事会,拟定了行动计划:一是增进各国艺术家、文化专业人员和作品的交流;二是加强音像、表演艺术以及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合作。


03

希腊与中国文化交流进入新阶段   中希文化交流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形式多样

蓝皮书指出1972年6月5日,中国与希腊建立外交关系。自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友好稳步发展。2006年,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后,两国高层互访频繁,各领域内的合作不断扩大。中希两国在交往中始终坚持相互尊重、相互支持,2006年以来,希腊几次协助中国从局势不稳定地区撤侨;希腊发生主权债务危机期间,中国给予希腊坚定有力的支持。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希腊积极响应,2018年8月27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毅同希腊外长齐阿斯在北京签署备忘录,希腊成为第一个与中国签署政府间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的欧洲发达国家。

希腊与中国同为文明古国,两国文化交流有着坚实的人文基础。近年来,中希人文交流和文明间对话交往频繁,两国博物馆换展已成常态,文艺团体密集互访演出。希腊与中国间的人文交流一直在为两国关系发展夯实基础、为两国共建“一带一路”增光添彩。

中希两国在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领域的合作起步早、基础好。中国故宫博物院已同希腊研究与技术基金会签署了《科学合作备忘录》,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联合成立了“文物激光技术联合实验室”,以该实验室为平台,中希双方将在文物激光技术应用领域展开合作,并将石质文物表面污染物激光清除技术引入中国。

在举办展览方面,中希两国博物馆密切合作,积极开展博物馆交换展览。中国上海博物馆与希腊雅典卫城博物馆签署合作备忘录,根据该备忘录安排,双方各从对方博物馆挑选两件展品,进行了换展。北京故宫博物院也同雅典卫城博物馆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了希腊安提凯希拉岛水下考古文物展,同一时间,雅典卫城博物馆展出了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的100多件文物。

近年来,中希文化交流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形式多样。希腊是戏剧的诞生地,一些古希腊戏剧作品流传至今。为促进中希两国文化交流,增进两国戏剧领域的合作,中国国家话剧院与希腊国家剧院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并拟定了对等合作创排剧目的交流计划。作为该交流计划的第一部互排剧目,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导演王晓鹰执导的中国经典名剧《赵氏孤儿》在雅典希腊国家剧院首演。2019年2月20日,古希腊经典名剧《阿伽门农》在中国国家话剧院举行首场演出,该剧由希腊国家剧院艺术总监艾夫斯塔修斯·利瓦西诺斯(Stathis Livathinos)执导,由中希两国演员共同出演。利瓦西诺斯导演表示:“戏剧是活着的艺术,中国和希腊都是历史悠久的古老国家,这不仅是一部戏剧,更是两个古老文明在现代的一次碰撞和致敬。”

书画艺术合作方面,中国书画享誉中外,中希两国签署合作备忘录后,2019年11月12日,“此中真味——齐白石艺术里的中国哲思”展览在希腊雅典塞奥哈拉基斯艺术基金会美术馆开幕,该展览由北京画院、希腊塞奥哈拉基斯艺术基金会、中希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共同主办,雅典中国文化中心协办。此次展览展出了126件齐白石精品画作。本次展览向希腊大众呈现了齐白石艺术中的中国哲思,与希腊受众讨论中国人的形神观、意境观与宇宙观,从哲学的角度向希腊受众阐述中国人对于自然和生命的追问思考,探讨中国艺术与文化中“真”的精神内核。希腊文化部部长莉娜·门佐尼出席开幕式时表示,中希两国在文化和哲学上的共同点证明,不存在所谓的文化冲突,因为通过这些共同点,可以建立文化间的合作,而这种合作只可能对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文化作为软实力工具,为中希两国合作创造了新的机遇。中希两国已经在许多领域建立了密切合作和友谊关系,希腊期望两国的合作更加富有成效性和创造性。中希两国在文化上的紧密联系与合作,为两国今后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影视艺术合作方面,2019年5月5日,2019年中国电影展在希腊雅典拉开序幕,这次电影展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壹米国际文化合作中心承办,希腊导演协会协办。展览的举办有利于向希腊观众推广中国电影,同时中国庞大的市场也将为希腊电影制作提供良机。2019年11月9日,希腊与中国首次在纪录片制作和拍摄领域展开务实合作,大型系列人文纪录片《和而不同之中国与希腊》在雅典举行项目启动仪式及新闻发布会。纪录片将由北京电视台专业团队摄制,中希两国专家学者团队提供学术支持。该项目受到中希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希腊驻中国大使莱奥尼达斯·罗卡纳斯(Leonidas Rokanas)和中国驻希腊大使章启月分别通过视频向项目的启动表示祝贺,希腊文化和体育部前部长利迪亚·科尼奥杜、雅典前副市长、希中经济合作商会主席、中希友好协会主席出席了启动仪式。2019年11月11日,希腊国务部副部长兼政府新闻发言人斯特里奥斯·佩察斯(Stelios Petsas)与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聂辰席,分别代表希腊总理府办公室通讯与媒体总秘书处与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签署了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合作谅解备忘录,此举将进一步深化中希两国广电和网络视听领域的合作。此前,在希腊驻北京大使馆的支持下,希腊国家广播电视公司(Hellenic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以下简称“ERT”)和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Hunan Broadcasting System,以下简称“HBS”)共同签署了一份有关纪录片拍摄的意向书,双方将制作一部名为《在丝绸之路上的相遇》(暂定名称)的纪录片。HBS负责纪录片的策划和执行,ERT协助纪录片的制作,并提供专家建议,为拍摄许可提供便利。纪录片拍摄完成后,ERT和HBS均可以在各自的频道上播放。

教育交流与合作方面,2019年5月23日,首届中国—希腊高等教育论坛在希腊雅典大学举行,希腊教育和宗教事务部部长科斯塔斯·卡夫罗格卢(Kostas Gavroglou),中国驻希腊大使章启月,雅典大学校长莱蒂奥斯·季莫普洛斯(Meletios Dimopoulos),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赵灵山,希腊议会代表及两国高校校长、教授出席了论坛,探讨如何加强中希两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卡夫罗格卢部长表示,中希两国在教育、文化、经济等各领域的合作都有着广阔前景,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将为中希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新动力,也对两国人文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精彩目录

Ⅰ总报告

1.2019年中东欧国家文化发展形势


Ⅱ分报告

2.2019年波兰文化发展报告

3.2019年塞尔维亚文化发展报告

4.2019年捷克文化发展报告 

5.2019年克罗地亚文化发展报告

6.2019年希腊文化发展报告


Ⅲ专题报告

7.波兰电影产业专题报告

8.塞尔维亚文化治理专题报告 

9.捷克文化遗产保护专题报告 

10.克罗地亚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题报告 

11.希腊文化旅游业专题报告


Ⅳ附录

12.附录1《2004~2020年波兰国家文化发展战略》(节选)

13.附录2《2018~2020年克罗地亚文化部发展战略》(节选)


保存图片到相册打开手机淘宝APP

即可折扣购买本书

如需《中东欧文化蓝皮书:中东欧国家文化发展报告(2020)》电子书请前往皮书数据库进行购买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

皮皮子

提醒一下:微信公众号改版啦

如果你没有常点在看,或者没有星标我们公众号

则很可能再也收不到我们的推文了。

所以希望你可以星标一下我们。

防止失联,期待每天相遇。





关注我们皮书也有微信群啦~快来扫码添加皮皮子入群参与互动吧~


近期精彩推送

“机器换人”是“饭碗”的机遇还是挑战?
报告精读 | 长株潭城市群蓝皮书: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报告(2020)
报告精读 | 拉美黄皮书: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发展报告(2019~202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